懸疑片最愛 | 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 | 本月拍賣大破記錄漲幅最高
已更新:2022年4月8日

在大師級懸疑片、恐怖片導演們最喜愛的畫家名單中,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尼·馬格利特(René Magritte 1898-1967年) 無疑位列前茅,對其畫境的模仿或說致敬能輕易在不少此類電影名作中羅列出來。
改編自史蒂芬·金的同名小說《秘密窗》是大衛·凱普執導的驚悚、懸疑影片,男主角是約翰尼·德普,片中一幕鏡中幻影讓人印象深刻。

▲2004年上映的電影《秘密窗》劇照
馬格利特繪於1937年的《禁止再覆制》是此幕的來源出處。

▲馬格利特 1937年繪 《禁止再覆制》
畫作的細節比電影劇照更耐人回味。

▲馬格利特《禁止再覆制》局部
在男子的右手邊放置的書在鏡中倒影成像正常,這意味著鏡子是沒問題的,問題是人。畫家由此提出了自我、本我及超我的一系列哲學問題,以及具備弗洛伊德說的“詭異可怖”(unheimlich)的典型特征。

▲看畫之人
金·凱瑞主演的電影《楚門的世界》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,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,他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,而他起初一無所知。

▲1998年上映的電影《楚門的世界》劇照
影片最後,主角選擇了走向通往“真實”的大門,這一幕又與馬格利特的《月光下的建築》如出一轍。

▲馬格利特 1956年作《月光下的建築》
《月光下的建築》是馬格里特與月亮進行的超現實對話的作品之一。再有,西班牙國寶級導演佩德羅·阿莫多瓦的電影《破碎的擁抱》中的這一幕則不能讓人想起馬格里特的《戀人》。

▲2009年上映的電影《破碎的擁抱》劇照

▲馬格利特 1928年作 《爱人II》
這幅《愛人II》讓很多人對親密關系產生了思考和解讀。
在諸如此類的相關聯系中,最有名的一例是上映於1973年的電影《驅魔人》,該片後來影響了眾多的恐怖片,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恐怖電影。

▲1973年上映的電影《驅魔人》海報

▲《光之帝國》與電影《驅魔人》
《月光下的建築》是馬格里特與月亮進行的超現實對話的作品之一。再有,西班牙國寶級導演佩德羅·阿莫多瓦的電影《破碎的擁抱》中的這一幕則不能讓人想起馬格里特的《戀人》。

▲馬格利特 1961年作 《光之帝國》
電影劇照與《光之帝國》中怪異詭譎的燈光相呼應。而在畫作中,天空是白日而地面是黑夜,景象充滿矛盾,與電影里自然中的絕對黑暗包裹著象征神之光明的神父莫林,形成一種對應和隱喻。
就在本月3日,此幅創作於1961《光之帝國》在倫敦蘇富比“現代及當代藝術晚拍” 上拍,最終以5942.2萬英鎊(約5億元人民幣)成交,大幅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,為原來紀錄的3倍。

▲《光之帝國》拍賣现場
台北瀚宇藝術將推出【oanling's Talk 藝術私房課】,解析馬格利特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近年來畫作價格走高,討論其藝術創作、哲學思想與市場走向等諸多命題。喜歡Joanling's Talk的朋友們,我們在此推出早鳥名額優惠預約,請有興趣的朋友們在文末下方與客服聯繫。

▲【Joanling's Talk 私房課】即將悄然開播,現正預購優惠中

▲ 超現實主義團體合影,坐在畫面中心C位的正是超現實主義的最大“明星”達利
在巴黎的三年,成為他人生中最有關鍵的三年。不僅接連創作了《看報紙的男人》(1928)、《錯誤的鏡子》(1928)、《形象的背叛》(1929)等傳世傑作,畫出大量具有神秘語意的迷人作品,還在刊物《超現實主義革命》上發表了研究性論文《文字與圖像》(1929)。
馬格利特的作品越來越引起公眾的興趣,更影響了波普藝術、簡約主義及概念主義。在這一方面來說他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中影響極廣的一位大師。與達利比較,馬格利特的流派“標簽”更多,對現代社會生活的適應性極強。

台北瀚宇藝術推出 【Joanling’s Talk 私房課】,講述馬格利特之畫作的真相與幻影,及超現實主義畫家的“奪王之戰”。想了解更多,請點擊 https://forms.gle/WVyGD8D4m7Ycv3gr5
私房課 現正預購優惠中

- E N D -
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Log in成為網站會員,就不會錯過最新文章喔

版權所有©2017-2022 台北瀚宇藝術
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: 台北瀚宇藝術 (以上內容同步發布)
歡迎轉發分享,但未經同意不可擅自二改或利用